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5年5月份中国物流景气指数(LPI)为50.6%,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等关键指标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从业人员指数连续回升。
2025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下降,整体面临一定压力。
2025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316亿元,增长7.0%。
5月,生物医药产业融资热潮涌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共发生了81起投融资事件(不算拟收购、被收购、定增、挂牌上市),累计金额超过72.61亿元(不含未披露金额项目),和上月融资情况相比,融资金额上升47.35%。
2025年1-5月,全国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0879.4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4%,增速较1-4月提升0.3个百分点;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511.6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8.2%,增速较1-4月回落7.4个百分点。
2025年5月,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零售总额1166亿元,同比增长53.0%。1-5月零售额累计4641亿元,同比增长30.5%。
2025年1-2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出口持续回升,效益有所下滑,投资增速小幅回落,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百强房企3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175.7亿元,环比增长68.8%。另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5年1-3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8101.0亿元,同比下降9.8%。3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0.6%。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5855.4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2976.5万平方米。
中国银行业在大模型落地应用方面走在前列,应用范围已经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迅速扩展到头部区域性银行。
当前,国铁集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客货运输等领域广泛应用,自主研发形成了442项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多地以场景驱动为核心,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
中国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扩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度稳步提升,各类主体加快人工智能布局投入,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截至目前,中国数据领域相关企业超19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按照2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测算,2030年中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7.5万亿元。
无人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数据资源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