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8610 6803 2288

彩电国际化加速,价格让位品牌和科技驱动

今年以来,中国彩电行业中出现一种现象“东方不亮西方亮”,不管是传统电视品牌还是互联网电视品牌,都在讲“出海”、在晒海外成绩单。对此势头,业内最多的声音认为这是“内需不济外需补”,这种观点真的合适吗?

网络搜索“中国彩电海外”新闻,最近尤为集中。比如:今年以来,在北美、欧洲、南非、澳洲等重点市场,海信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1-9月,海信加拿大品牌销量同比增长95.1%,海信南非品牌销量同比增长56.5%;

2018年上半年,康佳彩电业务的海外收入增幅达到了30%左右,康佳目标是三年内实现海外市场占销售比达60%;TCL电视近日调高了全年销量目标,由之前的2560万台目标提升至2830万台,这个规模与全球彩电过去十余年的第二名LG已经在伯仲之间,其中大头增量都来自海外市场。

除了传统家电企业,互联网彩电品牌的出海速度也不慢。据《印度快报》11月5日报道,在过去的九个月中,小米在印度以低价优势已经出货100多万台电视。2019年会推出彩电产品的一加,主要目标为高端市场,很可能会在海外市场同步推出新品,继承一加手机“大头在外”的格局……

必须承认,中国彩电品牌正将全球市场作为战略的重点,并积极推进。那么这是因为“内需不足”不得已而为之吗?恐怕未必。从去年开始,中国彩电市场就一路下跌,“内需”确实难以拉动。这在倒逼不少企业在加快高端转型,也加速了海外扩张步伐。不能说国内市场下滑和企业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没有丝毫联系,却并不是必然。

因为不管哪一个品牌的成长过程都在寻求“自我总量的成长”,全球化是必然。在2016年内需情形一片大好,彩电企业就已经开始海外布局,像海信、TCL、长虹等传统品牌开始的更早。这既是规模扩张的必经之路,也是品牌形象塑造的必经之路。

如果说为什么“出海”更像集中在这几年,是因为以前不是不想,而是实力不够。长期以来,世界彩电格局中,很难找到中国品牌的影子,尤其是高端市场,长期被索尼、夏普、三星、LG等日韩品牌压制。不像白电,在彩电市场中国企业甚至连代工都很少。如今呈现“出海热”,更多是因为品牌和实力的增强。

尤其是近几年,彩电企业有从创新显示技术入手实现引领的探索;也有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体系夯实竞争力的做法;不论哪一种都注重品牌的打造,向“自主品牌”“高端化”升级。大屏市场、激光电视,产业链优势,赞助世界杯等等,都成为中国彩电企业实力逐渐实现超越的集中体现。

彩电行业“东方不亮”需要产业进行阶段性调整,而“西方亮”则是中国品牌发展的最终追求。如今中国彩电品牌加快国际化进程,真正折射出的是中国制造的自信和实力,终有一天中国制造将在全球舞台闪耀更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