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720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68.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924.1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13810.1亿元,增长4.4%。全部工业增加值6918.3亿元,比上年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均放缓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15.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额下降22.3%;第二产业投资额下降3.2%,其中工业投资额下降2.6%;第三产业投资额下降21.8%。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337.0亿元,比上年下降31.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额1057.2亿元,比上年下降29.6%。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数量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2023年末,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54.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8%,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消费恢复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平稳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四季度增长0.9%,比三季度加快4.0个百分点。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小幅下降0.2%。从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四涨三降一持平”。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快递揽收13亿件,增长23.3%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邮政快递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8.9%,其中快递揽收量13亿件,同比增长23.3%;投递量31.4亿件,同比增长12.1%。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稳步恢复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全力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加力快干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广西壮族自治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平稳恢复,呈现“五个持续”良好发展态势。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存款、贷款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1850亿元,为历年最高,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实现增量7868.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多增916.3亿元。其中,贷款增量首次突破5000亿元。截至2023年末,广西壮族自治区本外币贷款余额5.0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排全国第9位、西部第3位。全年本外币存款、贷款分别新增3854.8亿元、5083.3亿元,增量双创历史新高。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产业发展持续向好,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入统粮食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1550亿元,同比增长14%,“广西香米”被评为第十三届“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全国排名创新高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成绩单”可圈可点。全球首台混动电驱无级变速动力总成等一批“桂字号”重大科技成果闪亮登场;非粮生物质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落户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突破400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57.3%,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全国排名第22位,创历史新高。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完成油茶新造林87万亩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完成油茶新造林87万亩、低产林改造46万亩,分别占国家下达计划任务的106%、103%,超额完成年度生产任务。其中桂林市、河池市完成率超过120%,巴马瑶族自治县完成率304%,博白林场完成率302%,位居广西壮族自治区前列。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增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金额475.3亿元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财金协同,加力提效赋能,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助推政府性融资担保行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增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金额475.3亿元,支持市场主体5.2万户,在保余额放大倍数4.5倍,融资担保年化综合费率0.8%,为市场主体累计节约融资成本9.7亿元。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3%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生产总值达2568.4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2022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2%,成为拉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蓝色引擎。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和教育行业政策发布较多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重要产业政策共有65项,分产业来看,环保和教育行业发布的政策最多,各有7项;其次是农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各发布6项政策。其中,环保行业政策主要涉及碳达峰、水土保持、污水处理等方面;教育行业政策主要涉及校外培训、产教融合、数字校园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