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8610 6803 2288

传统农业精准转型,黑龙江定制农业产值冲刺65亿

日前,在第二十期“珠江路35号”政商沙龙上,黑龙江省政商学界代表围绕"定制农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研讨,为这个正以年均20%增速奔跑的新业态注入新动能,推动这一引领农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加速发展。

"靠天吃饭"转型"按需种植"?

什么是定制农业?定制农业就是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特定需求,为其量身定制生产农产品。由传统农业“种什么卖什么”的被动模式转向“要什么种什么”的精准供给模式,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端化、个性化需求。目前全省定制主体已突破300家,签约额达29.4亿元。

政策与平台并行

2025年省政府将定制农业列入重点工程,提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和“积极发展定制农业”两大目标,为定制农业发展注入政策动能。省农业农村厅随即出台《推进全省定制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定制农业总产值突破65亿元、年均增长20%的目标。政策落地生根需要平台支撑。2024年9月,省级综合服务平台“龙江农定制”正式上线,汇聚五十余家“黑土优品”企业,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

政策与平台的紧密结合,迅速带来显著成效,黑龙江农业成功实现从传统供给向精准定制的转型。

多元模式绽放黑土地?

佳木斯市依靠数字技术,建立124项质量追溯标准,为农产品品质筑起防线,实现大米、果蔬、肉类等定制产品品牌溢价超40%,2024年总产值达5.24亿元。

北安市在“我在主星有亩田”水稻认购活动中,定制面积超1.1万亩。同时,“小菜园”定制模式覆盖1500亩土地、惠及1200户种植户,实现户均年增收1000余元,让小规模定制释放出大能量。

大庆市推出“定制农业专项贷款”,2024年发放贷款1.38亿元,有效缓解了经营主体的资金压力。资金支持激发企业活力,当地企业泽及农业通过与吉林企业合作开展会员定制模式,签约额达1.6亿元,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

2024年8月,哈尔滨在深圳开展的定制农业推广活动成功吸引大湾区近30家企业洽谈合作,为龙江定制农产品南下战略打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产业链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

黑龙江定制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正从摆脱单一种植和简单营销,走向产业链谋划和要素支撑。这一升级趋势在五常市得到体现。五常市乔府大院与徐记海鲜等知名餐饮连锁企业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直供链,通过"农业+文旅"跨界融合,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文化的价值跃升。

正如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张芳所言“深化农产品加工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融合。”随着黑土资源与精准定制深度结合,龙江优质粮食与旅游、文化、健康等元素开发出多样化定制产品,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文化”“卖情怀”“卖体验”的跨越式增值。黑龙江正通过定制农业的推动,端稳端牢保障农民增收、促进企业增效的“金饭碗”,让现代农业的"金饭碗"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