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8610 6803 2288

多元化需求驱动“一人食”餐饮市场细分

随着我国单身人口的增多且独居趋势加剧,“一人食”经济正从过去的“泡面+火腿肠”,升级为涵盖精致商务餐、单人份酸菜鱼、日式料理乃至宠物友好餐厅的多元化选择格局。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5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3%。在消费者对品质、效率与情感满足的多种需求驱动下,餐饮行业通过“自助化+轻量化”运营降本增效、场景创新,推动“一人食”从“孤独经济”转向“品质独处”,重塑当代都市人新的生活方式,也为餐饮业开辟出细分增长新赛道。

“一人食”文化盛行

“一人食”即一人就餐、饮食。随着单人家庭数量增加,“一人食”文化日益盛行,并逐渐成为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过去“泡面+火腿肠+鸡蛋”套餐、“面皮、麻辣烫+夹肉饼”等随便对付一口不同,如今餐饮市场的“一人食”品种越来越丰富,且更强调品质,不仅有精致商务餐、单人份酸菜鱼、烤鸭,甚至有日式料理、自助烤肉等。无论是堂食还是外卖,都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越来越多餐厅开始专为单人顾客设置就餐座位,并推出实惠单人套餐,年轻消费者也愈发注重食品卫生与出餐效率。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一人食经济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一人食”经济规模将迎来显著增长,有望突破1.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独居人口比例持续攀升,单身群体和空巢青年成为“一人食”的核心消费人群。根据《中国人口就业统计年鉴2023》,我国单身人口已超2.4亿人,而老龄化、少子化、不婚主义叠加“主动选择单身”的趋势,让“一个人吃饭”从“无奈之举”变为“主动选择”。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早已超越“果腹”的范畴。

业内人士分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时间管理,让“高效解决用餐需求”也成为上班族的刚需。传统餐饮模式在场景适配性与服务效率上的短板逐渐显现,而“一人食”模式能够满足单人快速便捷的用餐需求。

部分“一人食”场景也吸引了家庭客群。例如一些小火锅品牌,除了一个人就餐的年轻人,也有不少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者。这表明“一人食”并非仅仅局限于单人消费,其灵活的用餐形式也能够满足家庭简单用餐的需求。

“一人食”消费场景丰富,包括商场、社区商业、写字楼周边等。在商场里,“一人食”餐厅为消费者提供了在工作之余休闲用餐的场所;在社区商业中,满足了居民日常便捷用餐的需求;写字楼周边的“一人食”餐厅则主要服务于上班族的午餐和晚餐。

除了满足基本的用餐需求外,“一人食”的消费者还注重餐厅的环境、菜品的质量和口味以及服务的态度等。例如一些小火锅品牌通过年轻化装修、隔断设计等方式,来缓解单人消费的“孤独感”,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菜品选择,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口味的追求。

创新模式提升运营效率

“一人食”的生意背后,不仅是消费习惯的变迁,也带来餐饮行业的新思考。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餐饮行业通过更多“一人食”的创新模式,提升运营效率。

在人力成本高企、翻台率承压的当下,像一兰拉面这种“自助化+轻量化”运营模式,提供了一种降本增效的范本。门口的自动售票机实现“点餐—收款—出票”全自助,厨房只需专注制餐无需与食客沟通,前厅无需大量服务员巡台,这一系列设计让人工成本占比从行业平均的20%降至10%以内。

更关键的是,“一人食”场景天然自带“高效基因”。消费者用餐目标更明确、节奏更快。数据显示,一兰拉面的平均用餐时间比普通拉面店缩短30%以上。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营业时间内,门店能服务更多消费者,形成“效率越高—成本越低—体验越好—客流越稳”的正向循环。

另一方面,“一人食”带动了餐厅消费场景的升级。

要真正让人们在消费中获得内心充盈,需要从场景、服务、体验等多维度构建更完善的生态。如今,餐饮行业已不再局限于“单人餐位”的简单设计,而是通过多元化场景创新,精准响应独居者的“便捷、情感、社交、个性化”需求。比如,宠物友好型的餐厅,让单身养宠人群能够带着宠物就餐,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与宠物保持陪伴,满足了“情感陪伴”的深层需求;24小时餐厅,不仅解决了加班族、夜猫子的就餐问题,更通过暖色灯光,打造出“深夜疗愈空间”。

“一人食”经济的蓬勃兴起,正悄然重塑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孤独经济”到“品质独处”,从便捷果腹到情感满足,预制菜与小份餐的流行,既是快节奏生活的现实选择,也折射出消费升级背景下个体对生活仪式感的追求。它不仅是餐饮行业的变革,更是一场关于生活方式的革新。它让忙碌的都市人不再将就,而是以更高效、更精致的方式享受独处时光。然而,市场的火热也伴随着挑战——如何确保品质、优化体验,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与美味的双重期待,将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业内人士指出,餐饮企业入局“一人食赛道”后,让更多就餐的消费者实现“从将就到讲究的消费升级”。“一人食”丰富的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让就餐独处变成了更高级的自我享受。未来,“一人食”或许不再只是简单的“一人份”,而是承载更多个性化、情感化需求的餐饮新生态。当“好好吃饭”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哲学,“一人食”的进化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