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8610 6803 2288

10月份餐饮业经营情况有所回升

受国庆、中秋双节影响,10月份餐饮市场呈现“短期回暖、后劲不足”的特征。整体表现指数为41.80,仍低于中性水平8.20,环比略降0.40。

节假日消费推动现状指数升至38.21,环比增加8.37,但仍处于低位;而随着节假日过后客流回落,经营预期下降更为明显,预期指数跌至45.39,环比下滑9.17。

与此同时,行业内部结构分化加剧。规模以上门店在节假日期间受益更为明显,表现指数回升至49.07,接近中性水平;规模以下门店表现指数却仅为39.38,环比再降2.06,节假日需求不足以抵消其原有疲弱态势。

综合看来,行业整体表现指数继续承压,呈现阶段性下行趋势。

10月份餐饮业经营情况有所回升

10月份餐饮业现状指数为38.21,环比上升8.37,节假日效应带来明显回升,但仍连续15个月低于中性水平。其中,门店销售额指数为34.78,盈利指数为36.78,用工规模指数为42.53.客流量指数为38.75,环比分别上升9.69、10.87、3.08、9.83。

各项指标大幅回升,尤其门店销售额指数与盈利指数改善更为明显,主要受到了节假日短期消费的刺激。但所有指标还均未触及中性水平,可见商家在流量恢复的同时,经营仍面临较大压力。

11月份餐饮业经营预期出现回落

11月餐饮业预期指数为45.39,较上月下降9.17,低于中性水平4.61。其中,门店销售额预期指数为44.58、盈利预期指数为44.60、用工规模预期指数为41.97、客流量预期指数为44.50,环比分别下降11.98、12.71、7.34、12.88,显示节假日效应消退后,经营者短期信心回落。

11月投资预期指数为51.28,季度预期指数为58.14,环比分别下降0.99、2.28,但分别高于中性水平1.28、8.14。投资预期已接近边界值,表明企业在短期扩张上趋于保守;而季度预期相对较好,反映出市场主体对行业中长期发展保持信心。

不同规模现状指数差异明显

10月份,餐饮业不同规模门店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呈现出大门店回暖明显、小门店持续承压的突出矛盾,且整体仍低于中性水平。

限额以上门店表现指数升至49.07,环比上升4.58,接近中性水平。受节假日带动,现状指数显著回升至57.09,环比提升27.66,销售额、盈利、用工规模和客流量等指数已重新站上中性线(57.09、58.96、53.36、58.96),显示节假日期间大门店获益明显。但随着节假日结束,大门店预期指数回落至41.04,环比下降18.52,低于中性水平8.96,显示大门店对短期经营预期趋于谨慎。

限额以下门店情况则更为严峻。表现指数仅为39.38,环比下降2.06,明显弱于大门店;现状指数为31.92,虽微升1.94,但与中性水平仍相差近20个百分点。小门店预期指数下降至46.83,环比下降6.07,短期信心明显走弱。总体看,小门店不仅未能借节假日实现恢复,反而进一步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经营压力持续累积,值得高度关注。

各业态表现差异性分析

整体来看,10月份餐饮业各业态分化明显。正餐相对稳健,西式正餐表现指数为49.61、中式正餐表现指数为43.77,仍是行业的主要支撑;快餐冷热不均,中式快餐表现指数稳定在40.22,而西式快餐表现指数仅为33.17,恢复仍显乏力。休闲餐、小吃、烧烤等业态现状指数徘徊在30左右,短期改善的幅度有限。火锅和烘焙甜点预期指数分别达到50.91%和54.77%,表现出一定的增长潜力;而个体经营饮品门店(非大型连锁)以28.96的表现指数继续处于全业态末端,压力突出。

结论

一是从指数总体看,10月份餐饮业表现指数为41.80,环比下降0.40,低于中性水平8.20,行业整体继续处于收缩区间。

二是从指数维度看,10月份餐饮业现状指数低于中性水平11.79,11月预期指数低于中性水平4.61,短期经营恢复缓慢与经营者谨慎情绪叠加,行业短期经营压力有所加大。

三是从规模特征看,规模以上门店受节假日带动明显,10月现状指数重新升至中性水平上方。相比之下,规模以下门店长期在低位徘徊,9月下探至29.98,10月仅小幅回升至31.92,节假日拉动效果有限,小门店经营压力持续累积,不同规模门店经营趋势进一步分化。

四是从不同业态角度看,仅西式正餐现状指数有较大回升,但所有业态现状指数仍低于中性水平,行业修复节奏放缓。

五是从投资预期指数与季度预期指数看,尽管餐饮业长期处于持续收缩状态,但投资预期指数与季度预期指数已连续16个月高于中性水平。这显示出企业对于餐饮行业长期发展仍有信心。